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古代皇帝護鳥趣聞二則

“小鳥枝頭亦朋友”。人類很早就認識到,許多鳥兒捕吃農林害蟲,有利於農林業生產,比如:麻雀、啄木鳥、貓頭鷹等,它們都是益鳥,是人類的朋友,必須保護。中國古代就有兩個皇帝特別愛護鳥類,他們的護鳥行為,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。

      西元1323年4月,元英宗下了一道聖旨,聖旨的內容很奇特,既不是赦免罪犯,也不是徵兵,而是下令各家各戶“釋放籠中之鳥”。聖旨一出,老百姓都很驚訝,有的說:“皇帝吃飽了沒事幹啦?”還有的猜:“准是皇宮裏有人病了,要放生積德。”一時間,街頭巷尾議論紛紛。後來,人們才知道,原來皇帝是為了保護鳥類,加速鳥兒的繁殖,才決定把捕獲的鳥兒釋放的,要知道,這正是春夏之交,是鳥兒最佳的繁殖期。元英宗為了鼓勵老百姓放鳥,還下令:每只鳥價值多少,由政府補償給養鳥的主人。他想得可真周到。於是放鳥這一天,10萬只各色各樣的籠中之鳥被放出籠子,它們拍打著翅膀飛上了藍天,飛回了大自然,百鳥齊鳴,景色蔚為壯觀。這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放生活動了。

     與元朝皇帝放鳥正相反,宋朝的皇帝徽宗卻招鳥定居,為鳥兒提供一個悠閒的生活環境。宋徽宗在汴京的東北角開湖圍山造園,名叫萬壽山。這個萬壽山呀,是名山秀水、齊花異草,景色美極了。唯一可惜的是珍禽好鳥,偏偏不肯在園中定居,幽靜山林中聽不到鳥叫,再好的景致也無生趣。宋徽宗為此傷透了腦筋,怎樣才能把“死”景便“活”呢?巧了!當時京城裏正好有一位姓薛的老人,對訓鳥有一手絕招,他常在雜技場中表演訓鳥、遠近聞名。他一聽說皇帝找人招鳥,就毛遂自薦,來到了萬壽山。只見他把鳥兒最愛吃的食物撒在地上,什麼毛毛蟲啦、穀子啦、小米啦,應有盡有。然後他不慌不忙、兩手一攏對著天空學起各種鳥叫來,他的叫聲模仿的可真是惟妙惟肖。一只鳥兒聽到叫聲,以為是同伴在召喚喚,就拍拍翅膀飛來了,接著3只,……7只,……一群又一群鳥兒被老人請來“會宴”了,宋徽宗並不讓手下的人捕捉,而是離得遠遠的看著。鳥兒們嘰嘰喳喳一邊吃一邊高興地唱著歌。飽吃一頓後,它們自由來去,一連好多天都是這樣。慢慢地宋徽宗驚喜地發現:不用薛老頭親自出馬招鳥兒了,因為鳥兒都知道了萬壽山這個有山有水、有林有草的好地方,自己就會招朋引伴,把四方的鳥兒招引到園裏來安家了。
返回列表